品牌型號訂貨號品名毛重凈重
contrinexDW-AS-623-M12CONTRINEX----
contrinexDW-AS-513-M8-001CONTRINEX----
contrinexDW-AS-623-M12-120----
contrinexDW-AS-503-M30-002--0.0000kg0.0000kg
contrinexDW-AD-623-M5----
contrinexLRS-5050-103--0.0000kg0.0000kg
contrinexRLS-1302-001----
contrinexDW-AD-621-M12--0.0000kg0.0000kg
contrinexDW-AS-603-M18-002--0.0000kg0.0000kg
contrinexYBB-14S4-1700-G012----
contrinexYSM-22K4-MEFN-C050----
contrinexDW-DD-625-M18-120--0.0000kg0.0000kg
contrinexDW-AD-503-C8--0.0000kg0.0000kg
contrinexKT-DL08-M18-S12----
contrinexConnector-cables,RFID----
contrinexKabeldose,RFID----
contrinexS23-JFUG-100----
contrinexErsatzspiegel----
contrinexDW-AS-602-M8-001-ECO----
contrinexDW-AS-601-M12-ECO----
contrinexDW-AS-602-M12-ECO----
contrinexDW-AS-604-M18-ECO----
contrinexDW-AS-701-M8-001-BAS----
contrinexDW-AS-703-M30-BAS----
contrinexDW-AD-701-M18-BAS----
contrinexDW-AD-703-M18-BAS----
contrinexDW-AD-701-M30-BAS----
contrinexDW-AD-604-M4----
contrinexDW-AD-604-M5E----
contrinexDW-AD-605-04----
contrinexDW-AD-521-M12----
contrinexDW-AD-523-M12----
contrinexDW-AD-524-M8----
contrinexDW-AD-601-C8----
contrinexDW-AD-601-M8----
contrinexDW-AD-601-M8-122----
contrinexDW-AD-602-065-122----
contrinexDW-AD-602-M18----
contrinexDW-AD-603-065----
contrinexDW-AD-603-065-122----
contrinexDW-AD-603-C40----
contrinexDW-AD-603-M5E-652----
contrinexDW-AD-604-065----
contrinexDW-AD-604-065-121----
contrinexDW-AD-604-065-122----
contrinexDW-AD-604-M30-120----
contrinexDW-AD-701-M18----
contrinexDW-AD-701-M30----
contrinexDW-AD-701-M8----
contrinexDW-AD-702-M18----
已經轉行直播帶貨的羅永浩肯定想不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馬斯克繼承了自己發布會遲到的“光榮傳統",把原定今天(20日)上午北京時間 8 點的特斯拉人工智能日活動,推遲了一個多小時。
顧名思義,特斯拉人工智能日,是特斯拉秀人工智能技術的活動,馬斯克之前也發推特說:辦活動肯定是秀肌肉用的,但主要目的還是招人。
不得不說,特斯拉這肌肉秀的挺好。
早在幾年前,馬斯克就要求特斯拉工程師設計一臺超高速訓練計算機,用來訓練 AI 視頻算法,提升只用攝像頭為主要傳感器的特斯拉自動駕駛能力。
于是,在今天的活動上,特斯拉公布了自研訓練芯片D1,以及由 3000 個 D1 芯片組成的特斯拉超級計算機Dojo。
其實在前段時間,特斯拉對外公布過,自己用 576 0個英偉達 A100 Tensor Core GPU,組裝了一臺 1.8EFLOPS 算力的超級計算機,排名世界五。
但問題在于,GPU 之間需要用龐大的物理結構進行連接以實現通訊,不僅耗費大量成本,且由于連接結構的帶寬限制成為“木桶短板",導致整體效率較低,并且還有分散的龐大散熱問題。
相比之下,使用特斯拉自研 D1 芯片的 Dojo,有三個優勢:極低的通訊延遲和超大的通訊帶寬、能效的提升。
按照 Dojo 項目負責人 Ganesh Venkataramanan 的說法:特斯拉Dojo是快的AI訓練計算機。
同等功耗下,Dojo超算比現有計算機性能提升4倍、能效提升1.3倍、碳足跡只有原來的1/5。
當然,這部分技術對于普通人來說還是太枯燥了,但對于自動駕駛從業者,吸引力極大。
這就像廚子拿到了更鋒利的刀,滅霸集齊了五顆無限寶石,大谷喜提迪迦奧特曼變身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馬斯克先把“器"展示出來了,等著活兒好的 AI 工程師入職特斯拉。
對于普通人來說,可以期待的是,等明年 Dojo 正式啟用,特斯拉訓練駕駛輔助系統的進度會更快,Autopilot 功能會更聰明,適應更多場景,特斯拉車主(買了 FSD 功能的那些)手上的特斯拉,能更接近真正的自動駕駛。
整場活動,比較有意思的部分,還是馬斯克宣布,會在 2022 年推出特斯拉機器人 Tesla Bot 的原型,代替人類去做危險的,重復的,無聊的任務。
按照發布會上的描述,機器人身高 1.73 米,體重 113 斤半,可以抱起 40 斤的重量,或者硬拉起 136 斤的重量。
體型看上去非常標準。
為了讓這個機器人動起來真的像人類,特斯拉用了 40 個機電執行器進行控制,機器人雙腳可以像人類一樣平穩行走,手部也像普通人類一樣,擁有 10 個手指,可以靈活操作。
看著挺科幻的是吧?
其實馬斯克也沒想明白造這玩意兒干嘛用。
按照發布會上說的和結束后馬斯克發的推特,特斯拉已經造過有四個輪子的機器人了,所以準備造人形機器人了,并且特斯拉還計劃將包括FSD Computer在內的硬件系統植入機器人體內作為后者的“器官",并以訓練自動駕駛系統AI的方式訓練機器人的AI,讓這款機器人能夠成為多面手。
但是,馬斯克說,人們可能會發掘出連他都預料不到的用途。
的產品經理都知道這么一句話:用戶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讓人們發掘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用途,這表述,太不馬斯克了。
造人干嘛用這事兒,其實馬斯克也沒琢磨清楚。而按照馬斯克過往發布新車都要延期好幾年才量產上市的套路,對 Tesla Bot 的期待,根本不用那么高。
事實上,造人形機器人這事兒,很早就存在,名稱我們也都熟悉,就是 Android。
從搜索引擎就可以輕易查到:
Android一詞,源自希臘語詞根 andro-(人、男性)和后綴 -oid (形似的)兩者組合而來。鑒于“andro-"具有男性的意味,一些作品中將女性android稱為Gynoid以示區別。
牛津英語詞典中將這個詞的早使用追溯到1728年Ephraim Chambers所編撰的《百科全書》(這本書是以英文編撰的早的百科全書之一),是關于一種據稱是艾爾伯圖斯·麥格努斯(約1200年-1280年)制作的自動機。
Android這個術語早在1863年就出現在美國文獻中,指代小型的人形玩具自動機。Android這個術語更具現代意義的用法出現在法國作家維利耶·德·利爾-阿達姆的小說《未來夏娃》(1886年),小說描述了一種人造的女性機器人。
自杰克·威廉森的《The Cometeers》(1936年) 開始,android這個術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文科幻雜志《pulp雜志》。 而機械感的機器人(robot)和肉感的人型機器人(android)之間的差異則由Edmond Hamilton的《未來艦長》(1940–1944年)普及開來。
而做人形機器人,其實源于一種叫做路徑依賴的思維慣性。
簡單來說,如果需要為新到來的工具去改變舊有的、人類已經適用的工具,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沉沒成本,還有人類重新培養習慣的成本和學習新工具的成本。
所以我們心目中好的工具,就是工具人。且這個工具人越像真人越好,不然就會引發另外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1970年,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提出了谷概念,即:由于機器人與人類在外表、動作上相似,所以人類亦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面的情感;而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程度達到一個特定程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其負面和反感,哪怕機器人與人類只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從而整個機器人有非常僵硬的感覺,猶如面對行尸走肉;當機器人和人類的相似度繼續上升,相當于普通人之間的相似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情感反應會再度回到正面,產生人類與人類之間的移情作用。
這也就是為什么嘗試做人形機器人很多,但仍然沒有任何一個人形機器人被大規模量產,融入人們生活被使用的原因。
想把一個機器人做到*像人,太難了。而且正是因為人形機器人像人,所以太容易通過人類演員的模擬出現在科幻電影中了,導致公眾對人形機器人的期待拉得太高了。
即便是目前人形機器人領域技術的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所能展示的視頻 demo 也僅僅是大量展示了人形機器人的運動能力,而沒有看到精準的手部抓取操作。別說民用,就算距離商用也還有很大距離。
上述這些難處,馬斯克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即便是只說了明年可能會有原型機,發布會上的 tesla bot 也只是非常謹慎表達了搬運能力,沒再畫餅說能干別的。
比起造 Tesla Bot,特斯拉還是應該把辦事兒重心更多放造車上。
好在,馬斯克還算是個老實人,在會上各種秀完肌肉,還不忘補一句樸素的愿望:雖然我們 AI Day 展示的挺酷炫的,但我就希望少撞車。